邵武在线 | swzx.com

标题: 【大武夷非遗】将石神龙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印本页]

作者: 12号同学。    时间: 2024-9-9 16:47
标题: 【大武夷非遗】将石神龙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神龙会是肖家坊镇将石村在元宵期间举行的民俗活动。元宵夜至元宵翌日,人们抬出扎制的旱龙船和当地民间信奉的三位神灵巡游,这个活动当地人称之为“神龙会”。神龙会是将石村独有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在我国传统的元宵节舞龙习俗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

将石神龙会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普遍有舞龙灯活动,但将石村传承的却是一种奇特的龙——旱龙船。旱龙船具有龙头、龙身、龙尾,但龙身呈船形,龙首船身,所以叫做“龙船”。因这“船”是不下水的,所以叫做“旱龙船”。旱龙船高约3.5—4米,长约6—8米,群众也称之为“神龙”。将石旱龙船,以毛竹为主要原材料扎制而成,谓之“龙骨”。农历十四晚约7时30分,村中青壮年男子将作为“龙骨”的毛竹“请”入吴氏宗祠,关闭大门,闲杂人员不得入内。其扎制需50至60人参加,均为男性,老中青都有, 分成扎龙身、龙头、龙尾和制作彩饰等几个组,各组同时进行,局部扎制成型后进行拼接组合。龙头、龙身、龙尾各组均由掌握扎制技艺的中老年村民负责操作,彩饰组进行剪裁和雕刻彩纸,直至拂晓时分完成扎制装饰,举行开光仪式, 神铳三响,大门开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早早守候在门外的男女村民带上三牲供品和炮、烛、香,蜂涌而入,焚香燃烛,虔诚膜拜。
       元宵夜8时,司仪一声号令,神铳九响,锣鼓唢呐喧天,鞭炮轰鸣,腰系红布带的数十名壮汉抬出“神龙”和“大阳公” 等三位神祗出宫,由两支火把引领,在村中街巷巡游。神龙所至,家家户户摆设香案,点燃香烛,鸣放鞭炮,顶礼膜拜,恭迎三位尊神和神龙,为家人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锣鼓声、鞭炮声、唢呐声交帜。巡游三圈完毕, 经主祭师作祈祷,神龙被送往将石溪下游焚化,意为神龙升天。三位尊王仍抬回祠内安坐,进行拜“宿夜忏”的祭祀仪式。元宵翌日下午,人们抬着三位神祗送回狮子岩的“三王殿”,三位尊神归宫,整个活动宣告结束。

旱龙船轧制技艺
(, 下载次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