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4em]然而,肥胖好像也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高体重指数(BMI)与肺癌风险降低有关,特别是在吸烟者中。但吸烟这一混杂因素的存在和临床症状出现前体重减轻的逆向因果关系,为主要的原因。一些研究发现,这种BMI-肺癌的负相关性在从未吸烟者或排除早期随访年后,或涉及其他机制。
还有人提出,肥胖-肺癌的相关性可能因肿瘤组织学和民族/种族而不同。然而,既往评估这些相关性的研究,大多效力不足,特别是对于罕见的组织学类型和非白人群体。
该大样本量、长期随访和统一的个体水平数据,能够阐明潜在的混杂因素和逆向因果关系,并评估调整性别、民族/种族、吸烟状况和组织学类型后可能存在的影响。
在平均12年的随访期内,确定23732例突发肺癌病例。虽然BMI通常与风险降低相关,但在控制BMI后,WC和WHR与风险增加相关。这种关联在吸烟者和从未吸烟者诊断前10年就可发现,在黑人中最强,并且不同的组织学类型有所不同。
同BMIs为25 kg/m2或以上、但WC正常/中等的受试者相比,BMIs低于25 kg/m2但高WC的受试者风险高出40%(HR=1.40)。
中心型肥胖同时低BMI,为肺癌高危人群。看来,肥胖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但腰围一大危害无穷,貌似要板上钉钉了。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