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18820|回复: 2

话说邵武地名变迁之明清时的邵武乡里都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5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邵武地名变迁之明清时的邵武乡里都1
宋朝邵武城区设置左厢右厢,东尉南尉;对农村则设置永城乡(领庶康,勤田,新兴,新义四里),仁泽乡(领庆亲,旌德,仙桂,清德,思顺五里)。南宋著名宰相李纲的里籍就是庆亲里。《水浒传》写到武松打虎后,里正指使乡人上报县府,说明当时“里”是基层政权组织。直到现在,民间还是称乡里乡亲为家乡人。昼锦乡(领长乐,和平,太和,岭西,崇儒,仁顺六里),仁荣乡(领同福,余庆,嘉善三里),富阳乡(领怀德,招贤上,招贤下三里)。元改二厢二尉为东西南北四隅,隶录事司,分五乡各为上下。凡十乡二十一里隶于县。明朝洪武元年析二十一里为五十三都。革录事司,都,隅,乡皆属之县,四隅十乡循旧。如永城上乡的地域相当于今天的沿山镇,永城下乡为大埠岗一带;仁泽上乡包括现在的水北,屯上的一部分;仁泽下乡即今天的水北镇。昼锦上乡为现在金坑桂林乡部分。昼锦下乡是和平,肖家坊一带;仁荣上乡即张厝,仁荣下乡指卫闽。富阳上乡相当于今天的吴家塘,大竹镇,富阳下乡为拿口镇。各个乡有分别领有几个都。具体的是;仁泽下乡领一都,二都,三都,四都,五都,;仁泽上乡领六都,四十九都,五十都,五十一都,五十二都;永城上乡领四十三都,四十四都,四十五都,四十六都,四十七都;永城下乡领二十七都,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三十二都;昼锦上乡领三十七都,三十八都,四十都,四十一都,四十二都。昼锦下乡领三十三都,三十四都,三十五都,三十六都,三十九都。仁荣上乡领二十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二十五都,二十六都;仁荣下乡领十五都,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富阳上乡领七都,八都,九都,十都,十一都。富阳下乡领十二都,十三都,十四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都以下又有村庄组成。如果用现代地名对应的话,一都,二都,三都,四都仍然作为村名存在。而一都的所在地是谢家,二都所在地是桥下,三都所在地是街上,四都所在地是溪头。五都是晒溪桥,屯上,洛田;六都是分站,胡书,及建阳的界首;七都是铁罗,杨家圩;八都是吴家塘,庄坛;九都是拿口,肖坊,册前;十都是朱坊,加尚,十一都是朱坊,池下;十二都是固住,竹前;十三都是山下;十四都是卫闽,外石;十五都谢坊;十六都水口寨;十七都濠坊,宜坊,洪墩;十八都王坋;十九都桥头,尚读;二十都包括梨村,山源,乌石,松树坪,祝岭,张厝,三峰;二十一都南溪,俞厝墩;二十二都下村良种场,庄上;二十三都界竹,扁竹;二十四都吴坑;二十五都大竹,二十六都官墩;二十七都谢墩;二十八都高峰,新丰;二十九都是莲塘,朱山;三十都香铺,白泥坑;三十一都宝积,芜窟,铁洋;三十二都李源,大阜岗,三十三都和平,河源;三十四都黄家际,琢石,新厝;三十五都将石;三十六都肖家坊,黄家山,登高;三十七都茶源,坊前;三十八都罗前,湖溪,三十九都下黄街,槎口;四十都金坑,隘上;四十一都横坑,下岚,盖竹,大岭;四十二都坎下,坪上,下堡;四十三都坎头,朱源,黎舍,隔应;四十四都上樵,三元;四十五都中樵,里居;四十六都古山,沿山,下樵,周源,危家窟;四十七都,沙坑,徐溪;四十八都高南,芹田,鹤林坪;四十九都大乾,中坊;五十都龙斗,五十一都漠口,五十二都高阳,上坪,杨梅岭,五十三都是城区西护城河至王亭及水北街。清朝沿习明制,乡村依旧使用都的命名。民国时期和解放以后则很少应用。

发表于 2018-4-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18-4-6 14:48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