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3071|回复: 0

六.话说邵武地名衍变之移民和地名3.(杨氏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2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话说邵武地名衍变之移民和地名3.(杨氏 )
杨氏是全国第六大姓,在邵武也是排名第九,人口达到7千之众。根据现有资料,杨姓迁移邵武主要是三支。即由宋代杨时(龟山)先生后裔从将乐迁徙邵武;其二是山西大同人杨赉兴授任邵武府指挥使携眷带属在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定居邵武;其三是清朝民国期间从江西赣州抚州等地为避战乱来到邵武。杨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因此邵武各地以杨姓为名的地方很多,以下简介,敬请补充。
1.邵南片区的有肖家坊镇的新厝都是杨氏家族,并有杨氏祠堂;孙家村有杨源自然村组。和平镇坎头村的竹林排因为杨姓人口众多更名为杨家排。桂林乡桂林村的芹塘因为杨氏家族兴旺更名为杨名坊;大埠岗镇大埠岗村有杨家炉;竹源村有杨家坊;加州村有杨家源自然村。据傅再纯先生考证,在明末年间这里经历了一场浩劫,杨姓家族除了一位姑娘藏在村里外,遭到灭门之祸。现在只有叶姓家族居住。
2.邵中片区的杨姓是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山西大同柳御沟的杨赉兴授任邵武府指挥使,携眷带属马、苏、范、沙等十六姓约3000多人定居邵武。大多数回民在城区东门迎春坊附近,为了礼拜方便,所以在迎春坊建设有清真寺。所以此地又称为回回堂前,又叫回回巷(现在称为和平巷)。因为穆斯林群众在清真寺礼拜又称礼拜寺、礼拜堂。由于他们是回族,信奉伊斯兰教,生活习俗有其特色。历朝历代出现很多名人贤士,在邵武历史上有着突出影响。经过六百多年的繁衍发展,由此地向全国各地播迁亦多。明朝有随从郑和七下西洋;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甲午年间抗御英军侵略厦门;清末民国期间渡海赴台等等都有他们的家人。目前在大同、城富、城裕社区还有数百人之众,在水北二都村的街上、插尾、桥下也有分布,专门有杨家自然村。
3.其他的杨姓分布地名有下沙镇杨家墟村;水北镇一都村的杨厝院;分站村有杨家塅;洪墩村有杨山;拿口镇册前村有杨墩;王玢村有杨德村。还有很多杨氏宗亲在邵武各地生活工作,因为没有涉及地名,情况不详,而且他们属于何时何地迁徙来到邵武,具体情况笔者接触不多,联系亦少,不能详细阐明。希望各位杨氏宗亲与我联系,交流沟通相关信息,共同为振兴家族而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