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居邵武的人,应该记得,六七十年代的小时候,每到冬季,脚上的鞋是怎么也抵挡不住寒冬的低温,上学的路上常常冻得脚趾头尖生生地疼,冻得直跺脚,手也不敢离开裤兜,尽管那时衣服单薄,没现在这么多这绒那毛的,通常就是一件秋衣一件毛衣一件外衣什么的,啧啧,那时的冬季,经常是零下七八度,动不动就满地是冰,记得那时的自来水工人,背着一个竹筐,里面放几块杉木树皮,一扎铁丝,一把老虎钳……走街串巷,那时城里的水管都是毛竹管,哪漏就拿块杉木皮铁丝一扎,老虎钳一拧……
说偏题了,回正题。
那时的生态,是原生态,山上都是原生林,富屯溪里的水,清得可以喝,四季分明,冬季,常常是零下低温,而且两三年就会见一场雪,房顶街面都有积雪,每每下雪,就是我们孩子的天堂,打雪仗,堆雪人,想着都美……
四季之冬季的寒冷,说明那时的生态环境之优良,水土保持之完好,才有山清水秀和四季分明。
曾几何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冬季变得不像冬季,常常腊月都还穿着短袖单衣,儿时的寒冷冬季,去哪了???
尽管我们愿意感受着暖冬的温馨,但心里不免为大气环境的改变而担忧,难免为自己生存的地球而担忧,难免为自己生存的城市而担忧啊……
气候的变化,代表着环境的变化,而环境的变化一定是生态的改变引起。
冬季,本来就应该寒冷,就应该像个冬天。
今年的冬季,貌似又有了儿时跺脚的寒冻,凛冽刺骨的寒风,零下好几度的低温,让我在跺脚之余,也心生几分欣慰:寒冬又回来啦。
大面积寒冬和低温的回归,象征着大气环境的改良,说明了人类对废气排放的控制有了初见的成效,也说明我们这个城市的生态,正在变化,这是好事。
冬季,我宁愿冻得直跺脚,宁愿穿得厚厚的,包裹得严严实实去抵抗寒冬,也不愿意冬季没有冬季的味道而暖冬。
愿人类爱护自己的地球和生态,愿冬季常冬,夏季常夏,春季如春,秋季丰收。
这个降温的冬季,就想这么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