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2653|回复: 2

第70期读书会|张晓风散文精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读书会第七十期圆满结束。本期分享书目《张晓风散文选》。
    主 持: 咏  樱
    主 办: 邵武市作家协会  
    到场参与人员:40人


6408.webp.jpg
>>>>>>>>>>作者简介

     张晓风,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江苏铜山人。8岁随母亲一起赴中国台湾,曾先后就读于北一女中和屏东女中,最后毕业于东吴大学,曾任教东吴大学和香港浸会学院。36岁时,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阳明大学创校以后就来此校任教,一直担任该校通识教育中心教授至2006年退休。
      张晓风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以散文最为著名。她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抒写婚前的喜悦,情感细腻动人,但她的成就并不止于此。她其后的作品在内容和技巧上都不断发展和突破,从描写生活琐事,渐渐转变为抒写家国情怀及社会世态,融入哲理,不断开拓。主要作品有《白手帕》、《红手帕》、《春之怀古》、《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丶《我喜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A


>>>>创作历程


     张晓风的散文艺术创作历程,又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前后衔接的段落。
         第一个段落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她以一个聪颖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个段落,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爱恨交织、浊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步下红毯之后》(1979)至《你还没有爱过》(1981)为标志,可视为由第一个段落到第二个段落的过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时间幅度较长,《再生缘》(1982)也可视为是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从你美丽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庑渐趋廓大,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
      张晓风散文艺术的原创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为起点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创意的生成,以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诞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她走上这一条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道路,有一个从并不全然自觉到完全自觉的过程。



>>>>>>>>>>人物专访

    记者:看您张晓风的人生经历总有一种漂泊的感觉,听出您还是在抗战迁徙的途中出生的,说说您到台湾之前的那段经历好吗?
     张晓风:我祖籍是江苏徐州,出生地是浙江金华。的确,我是在抗日期间出生在迁徙的旅途上。对金华,我刚出生,没什么印象。可是后来我知道,金华是李清照住过的地方,所以我就觉得非常光荣,我跟李清照在同一个城里。我很喜欢李清照的诗词,这也是一种缘吧。抗战爆发后,我们一家搬到重庆去了。对于重庆其实我也没什么印象,因为当时年龄太小。我后来真正有印象的第一个城市,那就是南京了。很多年我都忘不了这个城市,直到现在。而厦门给我的感觉还是像在台湾家里,吃、住、行没有差别,很亲切。

     记者:可您的文字让我感觉到的不是沧桑而是淡定,是故乡与文字的存在让您有种归属感吗?
     张晓风:我有一个流浪漂泊的命运,但是很意外地在一个小小的岛上生存了很长时间,我的身体在台湾长大,可是我的心好像跟历史的中国衔接,不管是到南京或者是西安,我觉得都是我心灵的一个故乡。好像李白、杜甫、李商隐这些文学先辈,随时会跑出来与你相遇,所以不是地理上而是心灵上能跟传统衔接。




02
书友们精彩分享
Trip.01
我喜欢
文/咏樱

       于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缓缓打开《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满怀期待。她的文字犹如一阵清凉的风,就这么迎面而来,令我怦然心动。
       如此柔婉的文字,调和着热爱生命的种种情愫,清雅而有味。张晓风,这个名字配她正好。拂晓风起,就那样清淡地来,清淡地去。我真是爱极了她在从从容容叙述中呈现出的明媚和风情,如此的迷人,如此的美好,像一个朦胧而舒适的梦境,让人不愿意醒来。        读她的《我喜欢》一文,立刻就被起首那句“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地充满了愉悦。”打动了。于人世间行走,遭遇了一场又一场的清霜雨雪,时常感受到人生那猝不及防的悲凉,于是,心下常常会涌起一些抱怨。现在想来,我是何等的偏狭!清霜雨雪又如何?不是一样还有那泼辣敢为的艳阳,不是一样还有那巍峨阔大的山河?           说到底,我也喜欢活着。喜欢所有值得为它停下脚步、为它心生柔软的一切人和事。我喜欢在春天追逐花的踪迹。从梅花追到樱花,从桃花追到梨花,从玉兰追到桐花。就这样傻傻地看,痴痴地等,忘了时间,忘了自己身在何处,忘了红尘杂事。只知道这绚烂到极致的美只在此刻属于我,我只在此刻彻彻底底拥有它们,而一阵风过后,一阵雨过后,它们也许就红消香断,不再现身于人间。世间哪有长留的美,不过是刹那的相遇,不过是刹那的惊艳!我喜欢春天的树和翠绿的流水。春天的山是最好看的。层层叠叠的绿,有些新,有些旧,就那么肆无忌惮、铺天盖地的蔓延开去,仿佛一个充满生气的少年,有着使不完的劲头。还有那翠绿的流水,像一块巨大的碧玉,浓得化不开。有时,水面上会掠过一两只白鹭,那更是极有味道的水墨画卷。那白绿交织的美、静动融合的美,带给你无限的遐思和欢喜。
         我还喜欢在冬日的午后品茶看书。冬日的阳光暖暖的,茶冒着热腾腾的水汽,空气里浸润着一种淡淡的香,你只要随意慵懒地往榻榻米上一靠,随手翻开自己喜欢的文字,便会有“现世安稳”的安宁和满足。“一书一卷,如一蔬一饭,为生活之所必需。”这话真真是说到我的心坎上。我这个人对于饭蔬的要求不高,只求能饱腹即可。但是,一旦读到好书,则常常如痴如醉,难以自拔。或拍案而起,或垂首叹息;或哑然失笑,或泪眼婆娑。我是如此充满感性的痴人,常常被文字带入另一个世界,仿佛与作者合体了一般。
       我还喜欢旅行,喜欢户外的体验。在一个熟悉的地方呆久了,总觉得缺少了动心的感觉,仿佛一口幽深的水潭,泛不起一些波澜。总要去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看一些没有看过的风景,自己的身体才会会注入新鲜的血液,重新活跃起来。我喜欢坐在动车上,随手写一些东西,或者看一些文字,又或者是看看窗外的掠过的风景。总之,一切都是好的,都是惬意的,就像发现了一个新奇玩具的孩子一般,心头充满了抑制不住的雀跃。
       年纪慢慢大了,开始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从中体会制作的乐趣。喜欢到春天的茶山,一片一片采摘嫩绿的新茶,然后用竹编的簸箕晾在一旁。过了几个小时,等茶叶变得柔软了,再放在锅里慢慢翻炒,揉搓,直到绿汁去净,再不停地翻炒,等茶叶变干,茶香充满整个小屋,茶叶就做好了。做茶很辛苦,很寂寞,可是,也很有趣。我享受这个过程。它让我放下白天必须想的事情,变得专注和纯粹,变得眼前没有其他繁杂的事务,只有这一口锅,一捧茶。         我也喜欢自己做酒。用新鲜的山楂、杨梅、葡萄做酒,做出的酒带着果肉的清香和饱满,减少了酒的烈性。一杯果酒入口,在微醺的同时,心上压着的东西变轻了。我喜欢跟会喝一些小酒的人交朋友,不是那种动不动就大醉的醉汉,只是会拿酒消遣心事的那种人。这种人有感性,有真性情,跟他们交朋友不容易吃亏!
        我喜欢和智者交谈。人生会有很多的困惑,有时也会陷入情绪的低谷,那个时候,就像进入黑暗的隧道,看不清前面的方向。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位充满智慧的人和你交谈。他会用智慧的话语,一点一点地将你心中的结解开。你曾经以为这些结是死结,是打不开的,可是,你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智慧深邃明彻的人,就那么轻声细语的一两句话,便仿佛念动了天地间的咒语一般,轻而易举地就让你放下心中的万般纠结,也变得深邃明彻起来。
       我喜欢天地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纯粹的真和善。我也喜欢听一些温柔的话语,喜欢一个人可以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用眼神和我交流。喜欢一些朦胧或浓烈的情感。喜欢在一段爱情里,设想一些悲痛的分手,然后,把自己感动得涕泗横流。
      我终究是红尘中一个满怀爱意的小女子,看似身披铠甲,其实,心中那一方小小的天地,早已经是铺满了万顷桃花!

发表于 2021-5-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21-7-26 14:35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