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19日,由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举办的“乡伴新时代振兴新乡村”2021多元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思享会暨“姐妹乡伴—乡村妇女自组织支持计划”项目三周年总结会在香格里拉福州厅顺利举行。邵武市春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陈春花老师带来胃精彩的“一线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圆桌交流,她以“邵武市龙斗村试点项目”为案例,从村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乡镇社工站的运营以及乡村产业经济的振兴等方面,分享了邵武春暖社工在南平邵武市龙斗村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肯定。
2021年11月19日,由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举办的“乡伴新时代 振兴新乡村”2021多元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思享会暨“姐妹乡伴—乡村妇女自组织支持计划”项目三周年总结会在香格里拉福州厅顺利举行。福建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处长廖振华;福建省工商联经济联络部二级调研员、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秘书长林玉宏;福州市妇联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朱余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和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公益组织国际化研究中心主任董强;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春蕾项目办公室主任王坤;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叶周玲;福建省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福建省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黄绍庆;招商局慈善基金会项目官员冯飞丽及省内多家关注乡村振兴的近80名社会组织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恒申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叶周玲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振兴的实施,需要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希望通过此次思享会,大家能充分沟通交流,进行思想碰撞,共同推动社会形成关注乡村振兴的持久氛围,动员更多社会力量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恒申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游劢带来“姐妹乡伴”项目三周年成果分享,从项目发展历程、三年开展的活动内容、取得的成果成效以及项目的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讲述了基金会这几年在支持乡村女性发展和参与乡村振兴中过程中的探索与反思。
作为回应基金会愿景、达成使命的重要战略项目之一,“姐妹乡伴”项目支持了7地市27乡镇48村庄的48支妇女团队,支持开展环境整治、村庄文化传承、女性创业培训等活动2468场,服务人次达53834人次。通过“姐妹乡伴”平台,为乡村妇女带来了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希望和机会,激发了她们参与村庄发展建设、公共事务的公共精神,在项目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妇女看见,亦被看见,许多团队在村庄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巾帼力量”。
上午场的最后一个环节,福州市妇联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朱余泉、福建省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福建省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黄绍庆和招商局慈善基金会项目官员冯飞丽以圆桌讨论的方式,从政府、基金会、企业的不同角度畅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角色、定位以及已开展案例的经验。现场,四位嘉宾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他们对于乡村振兴的理解,并结合各自所在领域及参与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以实际经验为例,分享了各自的感悟和体会。
下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和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强带来“关于公益慈善、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的观点综述”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环境、价值、策略”两部分的主题分享,通过案例分享的方式,董强老师阐述了第三次分配给社会组织带来的启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环境状况,价值意义,并通过云南勐腊县的案例介绍社会组织可采取的行动策略。
接着,石狮市近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林玲玲、福州市长乐区朝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吴新花、宁化县葛藤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河亮以及邵武市春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之一陈春花带来“一线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圆桌交流,四位扎根在一线的组织负责人从传承传统文化和乡村儿童教育、村民组织培育、乡镇社工站的运营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等四个方面通过真实的案例分享了福建本地乡村振兴践行者的经验和思考。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省内关注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人士的一次思想碰撞交流会,有理论解读、有经验输出,为省内社会组织后续参与乡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恒申基金会将继续扎根乡村,以更多元、更深入、更系统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振兴中,也期待与更多的乡村的践行者、研究者们一起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