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镇 “ 福建全域生态旅游小镇 ” “ 福建最美的乡村 ”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 “国家4A级景区” “中国首批特色小镇”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福建省傩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来和平怎么玩? 赶紧往下看 01、福建第一街
进入南门谯楼便是和平古镇福建第一街。百年古树搭配夕阳余晖下的南门谯楼,是网红必拍的打卡点。此时,摆好POSE来个集体大合照,齐声高喊“和平,我们来也!” 夜幕降临,古镇逐渐呈现灯火阑珊的美,柔光点缀下的谯楼,在夜色中更加妩媚动人。穿过谯楼,便看见青砖黛瓦,青石板铺筑成“九曲十三弯”的旧街市,被誉为“福建第一街”。 近百条古鹅卵石巷道,纵横阡陌,往来穿行的路人,大多是寻觅美味外来食客。彼此陌生,又互相熟悉,热情地推荐刚尝到的“好料”。 随口问一句:“你这个百香果哪儿买的呀”,便有操着各地口音的不同回答:“个大香甜,每家水果摊都有”,仿佛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变得那么亲切而淳朴。 英雄豪杰来江湖,总见江湖奇闻事。要说大家一起来邵武,能有什么拍案叫绝的事,还真有!在古街找个小茶馆歇歇脚,叫上一壶碎铜茶,回甘醇厚,甘甜清爽。大家回过神:“啥?碎铜茶?这能碎铜?” 热情的店家非得现场表演个“江湖绝学”不可!不可思议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埋个伏笔,等你们来揭晓答案哈! 到了饭点,要点啥特色美食尝尝呢?很多人都会说,来和平一定要吃和平游浆豆腐吖! 这里推荐每桌小伙伴们必点的美味——和平田螺煲,大伙一起嗦田螺的感觉,“哧溜溜”才是外出吃饭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然,来和平一定要尝尝本地正宗的和平游浆豆腐,软嫩爽滑,鲜美可口。和平民谣有唱:“一块豆腐百年酵,一口咬下味百年”。据说和平游浆豆腐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不用石膏,不用盐卤,而是用陈浆作为酵母,“以游为浆”的工艺制成的豆腐,现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橙红灯笼高高挂,夜晚的古街即使在寒冬,照样呈现出红火的美,哒哒的脚步声,嬉笑的玩闹声,让这古老的小镇在月光下显得温婉柔和,大家争相寻找角度拍照、晒朋友圈,闹腾到天亮都还舍不得睡觉。
02、乡土民俗情
一行人吃饱睡好,哪里玩?和平书院、睦九堂、县丞署走起!从开科取仕以来,和平出了137名进士,和平书院为五代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弃官归隐创建。走进来想象一下千百年前,宋代大儒朱熹、杨时在此讲学的情景。耕读传家的家学礼义表演,让整个书院看起来,更加肃穆。 要说有什么舞蹈传承了千年,那就是民俗文化“活化石”——傩舞表演,来邵武一定来黄氏宗祠睦九堂看傩舞,还有变脸表演。 看多了电视剧里的判官断案,而在和平古镇的县丞署,给你带来的是亲临现场的体验感。张家长李家短,孰是孰非,清官能断家务事否?叫上同来的跑友,现场演起来吖! 和平之所以被称为“进士之乡”,是因为和平书院曾先后走出2名宰相、6位尚书、137名进士,举人、秀才更数不胜数。数百年来,状元返乡的盛况各是怎样的情景?拨开历史的烟尘,亲眼感受到什么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和平民俗文化还有各种婚庆民俗、稻田养鱼、田埂种豆等古老的民俗风情,这个季节,能淘到“稻田鲤鱼”,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古时候没有自来水,和平人是怎么用水的?北门外的“斗井”告诉你答案:第一眼井为饮用水,此井水流入第二眼,用于洗菜,再流入第三眼,用于洗衣服,最后一眼用于洗刷马桶,污水流入稻田可肥田。千百年来和平人恪守规矩,从不混淆使用。 大家来和平古镇怎么玩?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拍摄到精彩的视频,不妨分享出来吧! 来源:邵武是个好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