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从未缺席。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用爱和责任守护着闽北,在疫情中“逆行”一线勇担当。
战“疫”中,她们是疫情防控的“排头兵”
“我们要赶时间,要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在2个小时内,将已经采集的核酸样本送到医院……”
医护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采集核酸 邵武市立医院供图 3月28日,暴雨如注,在去往邵武市下沙镇分站村翠下自然组入户采集核酸的途中,由于山路陡峭崎岖,车没办法直接开到村里。为了抓紧时间,车上的医护人员尤晓玲和曾玲背着核酸检测箱,朝着村的方向,在暴雨中飞奔。等再次回到车里时,她们已经成了“水”人,但依然将核酸检测箱按时送到医院,确保了核酸检测的有效性。而早已被暴雨淋湿的曾玲就这样被湿漉漉的衣服包裹了几个小时,当晚便感冒了。 全员核酸检测三轮以来,为确保全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邵武市开启“人性化”温情服务,入户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采集核酸。 据了解,不同于定点集中核酸采集,入户采集需要医护人员频繁地进出村落和房舍。邵武作为山区县市,许多村民居住相对分散,医务人员、村干部及志愿者相互配合,步行穿梭在村里的各个小巷、床边炕头进行核酸采样。半天下来,入户采样医护人员至少要走1万多步。 “为了老弱病残都能应检尽检,无论再苦再难,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坚守责任一线。其实无论是医护人员、志愿者的奉献,社区工作者的辛苦,还是广大群众的理解,都为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医护人员曾玲说道。
战“疫”中,她是疫情防控的“网格员” “杨丽姐,这是我村新增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核酸检测的数据,我上报给你。”收到消息,杨丽便立刻在南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上开始数据审核工作。 作为建阳区莒口镇镇级专职网格员,杨丽负责疫情防控信息的上传下达。每天数百条的数据和信息经过她汇总、合并、去重,上报至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成为全镇疫情防控信息摸排的“桥梁”和“纽带”。多任务、高强度、连轴转成了杨丽的代名词,“白+黑”“5+2”也成为她的工作常态,同事们称赞她为“网格超级CPU”。 3月22日,因长时间的加班加点,高负荷的工作导致杨丽在工作中突发高血压,呼吸不畅,被紧急送往建阳区第一医院检查、治疗,检查报告显示:高压240,低压138,医生要求家属立即为其办理住院进行治疗及静养。 3月24日,仅休息了一天的杨丽因网格工作未正常交接,且得知全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便义无反顾放弃休养,带病进入战时状态,督促各村三级网格及时开展重点地区人员排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排查。 疫情防控工作不分昼夜,没有停歇,同事们怕她身体吃不消,多次劝说她回去休息。杨丽都婉言拒绝:“现在防控工作压力大,这样的特殊时期,是最需要我们网格员发挥作用的时候。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杨丽在摸排信息 赵文熙 摄 这是杨丽的小小心愿,也是所有奋战在防疫一线网格员的小小心愿,他们正在为这个愿望的实现,点亮自己,成为抗疫工作中平凡且耀眼一束光!
“疫情还在继续,任务还很艰巨,口罩手套的佩戴不容马虎。”浦城收费所稽查员刘贤松正在对收费员疫情防控防护用具佩戴进行检查,生怕他们暴露在风险之中。 身为党员的他以身作则,前往车道顶岗时也是做足了消杀工作,细心地用浸泡过消毒液的棉布对CPC卡认真擦拭并整齐放入卡箱。为积极响应疫情防控要求,他和同为高速一员的妻子坚守在岗位,家中孩子却无人照料,可他却十分看得开:“孩子大了,总要学会独立,服从组织安排是一名党员的义务。” 作为高速疫情防控的“守门员”,他和许多的高速人一样,坚守于疫情防控一线,用行动践行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妈妈,我想你。”视频里女儿的话让赵媛红了眼眶。赵媛是建阳区潭城街道西门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24日,建阳区拉响疫情防控警报,西门社区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快速组织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赵媛负责美墅小区采样点,主要负责采样点物资调配、人员安排、信息录入、居民通知、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 整理居民台账,号召物业企业及党员、志愿者参与,领取采样物资、布置采样点,赵媛连轴转地工作了三天两夜。“你才回来啊,我给你煮点水饺。”看到赵媛深夜回来,妈妈立即起身去厨房给女儿煮夜宵,看着厨房里妈妈的背影和房间里女儿熟睡的脸庞,赵媛心中满是愧疚。
赵媛在采样点维持秩序 战“疫”仍在持续,曾玲、尤晓玲、杨丽、刘贤松、赵媛等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无数人中的一个个小小缩影。在这场“战斗”中,红马甲、网格蓝、志愿橙、天使白…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投身战“疫”,一幕幕温情的画面共同汇聚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这样的彩色闽北,让人泪目。
来源:闽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