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1833|回复: 0

邵武:“333”机制引领城市治理百花齐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有空就来这里看看施工进度,作为进城务工的老人,以后我的很多事情就不需要回村办理,太方便了。”5月31日上午,邵武市金坑乡的老党员老李由衷地说,“我们村比较偏远,大部分党员如今都在城里安居乐业,这里还将为我们这些在外党员提供了很好的主题教育和找到家的感觉。”
       位于邵武通泰街道的邵武市党群服务中心共1700平方米,由邵武市委市政府出资打造,集中统一建设为进城党群活动的家园,将于今年7月投入使用。该中心主要致力于解决邵武市城镇化率高达79.6%,部分农村党组织作用弱化、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服务群众效率不高等问题。与其他党群服务中心不同的是,通过搭建此平台,实施共建联管模式,构建全城通办的一体化办公便民服务平台,实现“一个阵地、部门联合、资源共享、集约服务”,成为乡镇在城市设立的便民服务专窗,这将极大便利乡镇党建活动的开展和乡镇便民服务的运行,创造更加宜居的人文环境,这也是邵武市创新“333”城市治理机制的一个缩影。
       二十年来,邵武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邵武是个好地方”的殷切嘱托,感恩奋进,相继于2017年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城市基层党建试点单位,2018年被中央组织部列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行动引领示范县。近年来,邵武市以此为契机,砥砺前行,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不断探索创新“333”机制,构建了一个重心前倾、一网统筹、融合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打造三张名片 社会服务升温添彩
“听说陶然巷的文化墙特别有意思,今天有空就和朋友一起过来打卡!”5月30日,在邵武市水北街道太保路陶然巷深处,一面面以邵武革命历史、城市风光、铁路变迁为主题的文化墙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人们纷纷前来打卡拍照,往日名不见经传的老巷子,如今变成了“网红打卡地”,不仅解决了本地居民违章搭盖、占地种菜等不文明行为,还打造了一处有文化氛围、有本土特色、雅而不俗的城市风景。
DSC000.jpg

图为陶然巷的网红文化墙  黄杰敏 摄

       多年来,邵武市围绕“邵武是个好地方”这一主题,持续以建设党群城市家园、打造专业化干部队伍、创建文明城市为基点,打造服务便捷、干部一流、城市宜居的三张名片。今年5月,邵武市积极与德化开展合作共建,签订“山海合作”协议,学习借鉴闽南工作经验,整合原各乡镇驻城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在城区中心地段集中统一建设进城党群活动家园。协调乡镇便民服务专窗、志愿服务、政策咨询、司法调解等功能入驻,实现“村民的事城里办”。

DSC000.jpg

图为机关单位和共建村在和平镇携手开展植树活动  邵武市委组织部供图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邵武市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城市建设以及社会治理需要,以抓实青蓝机制,把握德邵共建契机,完善职业体系,配强工作力量,整合优秀退伍军人,开展军事化训练等措施为突破口,推动基层干部队伍能力提档升级,城市执法队伍由单纯执法向“执法+管理+服务”转变,将24小时治安巡逻队打造成为有口皆碑的“吉祥三宝”。

       不仅如此,邵武市还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基点,打造特色文化,强化“全域、全城、全面、全员”理念,以老旧小区改造、五一九路主街改造、小区(片区)文化改造为着力点,向中央财政预算资金及地方专项债券争取资金44337万元改造了159个小区,在城市中心地段勾画《印象邵武》等3D壁画,打造地面互动钢琴网红打卡点,“铁路文化”网红街等具有邵武特色的文化项目,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打造三张名片,讲好邵武故事, 社会服务升温添彩。邵武市委、市政府以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宗旨,以及处处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不断丰富“333”机制的外延和内涵,推动一批批民生工程建设,在加强基础设施配套、优化营商环境、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奋力擦亮“邵武是个好地方”这张城市名片,为推进新时代富美新邵武建设注入新力量、增添新活力。


展开三大工程]打通三条路径 网格治理纵横畅达
“有了‘掌上网格’智慧平台,我们社区的疫情防控效率高了很多,异常人员一目了然。”邵武市水北街道小西门头社区书记黄爱珍说道。
       今年年初,水北街道小西门头社区作为试点社区,依托邵武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打造智慧融合,向省上申请开通“福建健康码”核验权限,安装属地服务管理系统,选取,将辖区1034户3130位居民个人基本信息、自主申报数据、基础体温等录入系统,构建智慧社区“掌上网格”平台。每日凌晨四点系统智能核验居民“福建健康码”,对排查出的“红黄码”风险对象,后台大数据进行初步流调并立刻导入相关信息至社区。社区组织医护人员上门测量体温、比对基础温差,“一户一表”建档立卡,实现“红黄码”人员精准管控。截止5月,已精准摸排黄码人员133名,收到线上举报4起,大大提高了社区疫情防控的效率和精准率。
DSC000.jpg

图为智慧社区“掌上网格”平台  黄杰敏 摄

近年来,邵武市将网格作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抓实网格智慧共建、纵向延伸管理,闭环工作机制等措施,实现“大事一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在城市治理“333”制工作法中,邵武市实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片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网格长)”五级网格全覆盖管理体系,将城市片区划分为9571个网格,建立5114个网格工作群,任命网格长5473人,要求网格长按照“两知三责”工作要求抓好工作落实。充分利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设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专项工作组,吸纳派驻部门、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组织负责人为成员,有效解决了社区“万能章”、专项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等72个“小马拉大车”难题。
       为做好闭环管理,邵武市实行挂点干部、社区干部、医务工作者、民警、网格长包一个网格的“五包一”工作责任制,统筹网格内物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公安、综合执法等资源,调动业委会、在职党员干部、各类志愿者团体共同履行社区治理责任,实现“多元融合一格”的格局,构建“网格发现—社区反映—职能部门解决—网格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邵武市以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引领行动试点县试点为契机,树牢“远亲不如近邻”理念,把加强“近邻”党建作为贯穿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聚焦“与邻为善,有话好好说;与邻为伴,有事共商量;与邻为亲,有困大家帮;与邻为友,有乐互分享”目标,大大提升小区党组织组织力。
DSC000.jpg

图为祥和整洁的铁路二区  黄杰敏 摄

创新市域治理沃土,厚植幸福活色生香。初夏的邵武草木茂盛,繁花盛开,景色宜人,群众纷纷走出家门,在小区、广场健身运动,享受安然惬意的生活。邵武市自创新“333”机制以来,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实现了组织力量的集聚与下沉,找准了发展定位和着力点,在基层治理中做到了“号准脉、下准药、治好病”,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遵循,形成了服务大格局,切实解决了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社会治理成效不断显现,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城市治理百花齐放。2022年,近邻党建“五心到邻里”机制获评福建省新时代党建优秀案例,2021年,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为给党和人民平安幸福的期许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来源: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DSC00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