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3101|回复: 10

·邵武是个好地方· 福山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629003_001_01_b.jpg
福山的标志性建筑——福音阁
0629003_001_02_b.jpg
福山寺操场
0629003_001_03_b.jpg
福山步行道
0629003_001_04_b.jpg
福山寺
0629003_001_05_b.jpg
鸟瞰福山
0629003_001_06_b.jpg
福山森林公园东北面车行慢道
黄自棋
       福山,位于千年古城邵武城区古山溪东南岸,古时称鹫山,又名腰带山,东起于沙垅石猴颈,西尽于鲤鱼山,绵延磅礴于邵武城区东南面。北面山脚下是一片丘陵,明朝知府邢址在这里带人栽植杉树而称为万杉洲。如今从福山寺或往后山西面进出口到福山水库建有近2公里的新型柏油路和5公里多的健步行石道,左右的山峦宛如一根玉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全民健身运动日渐深入人心的当下,福山成为市民寻求文化体育休闲健身的极好佳境。

修道建阁扮靓福山
       壬寅虎年夏至,笔者在福山漫步,见到来这里健步行的市民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一名正在福山水库健步行的市民说:“去年七月初竣工投入使用的公园二期道路工程暨福山花谷自行车慢道项目工程简直是太好了,很符合广大市民的意愿,是全民健身极好的场地,在树林里有氧运动真舒服。”

        笔者在今年“五四”期间,曾和邵武市客家联谊会的30多位青年来到福山健步行,欢聚在森林氧吧,享受着福地邵武建设发展生态环境的成果,确实深感身心愉悦。

       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健身日益增长的需求,市委、市政府把福山森林公园二期道路工程暨福山花谷自行车慢道项目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2021年1月启动福山森林公园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投资近2000万元对公园步道进行整体修建提升,其中2米宽5公里多长的健步行石道和6米宽近2公里长的自行车慢道就投资了1000余万元。健步行石道途中还有4座休息凉亭,供健步行或休闲人员临时休息避雨。修建后的健步行石道和自行车慢道得到很大拓展提升,崭新的登山步道、修葺一新的护栏,传统风格的休息亭、葱郁的园林绿化,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健身、观光、休闲。景观改造提升工程主要依托福山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和现状,重点在公园历史文化、内涵价值、公园设施、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增设停车场、休息亭、夜景灯光等配套设施。同时,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向广大市民呈现了一个既有自然生态景观,又有文化历史亮点的城市森林公园,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福山森林公园一期修建是在14年前,后来逐步进行改造升级。公园建设以“福”文化为内涵,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融入中国传统的“福”文化,为市民提供登高、健身、祁福、科普教育等活动于一体的休闲游憩场所。由福建省怡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规划面积178公顷,森林覆盖率在93%以上,总投资8500万元。其中福山公园一期工程占地26公顷,投资2345万元。

       一期工程包括福山公园北大门景组、福音阁、登山步行道、景观休息亭、福山公园车行慢道等项目,工程建设款项采取政府出资和社会捐助的办法筹集。福山公园北大门景组,包括管理用房、鼎福楼、入口广场、停车场及绿化小品景观,总用地面积63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

       公园登山大台阶:台阶总数127阶,有3个平台,每个平台31阶;台阶中间设有福文化体裁的福禄寿喜四个浮雕,宽2.4米,长9.9米,气势宏伟。大台阶休息平台的休息亭名为祈福亭,全部用青石制作,福山公园车行道全长580米。山上的如意园,主体雕塑是貔貅送如意,寓意邵武人民平安如意。

       在福山,“福”的印迹随处可见。从福山公园北面登山,台阶上方是一方如意状巨壁,上刻巨大的“福山”二字,俊美异常,给人以震撼。而这里台阶两侧花冈岩修砌的护栏,雕刻着各种书体的福字,或端庄,或飘逸,或朴拙,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形式美。福山的建筑无处不打上福文化的烙印,而且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风韵,散发出厚重的历史感。

       福音阁为福山公园一期工程标志建筑,“福音阁”牌匾由国学大师百岁老人文怀沙题写。福音阁位于福山公园一重山最高点,海拔高度为280.4米,占地面积729平方米,建筑面积1026.3平方米,为五层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顶层为钟楼,楼高26.3米,加3米高的葫芦形宝顶,总高29.3米。 楼阁的建筑在弘扬中国传统“福”文化的同时,为邵武市民提供一个祈福、登高望远的休息场所。每当钟声响起,市民都能听到福山传来的钟声,故名福音阁。

       楼阁采用闽北地区明清时期特有的建筑风格,主体建筑采用十字型平面,有“十全十美”之意,五重檐形式的屋檐,代表“五福”。建筑主体高耸、空凌、端秀。在四层和五层的门额上镶嵌有“蝙蝠”的图案,蝠与“福”同音,故寓双福之意。

       福音阁的第五层阁楼角檐设有36个风铃。阁内设祈福钟,钟体高1.9米,重达1.749吨,钟体双龙吐水,寓意邵武境内的两大水系,富贵吉祥图案及福佑太平等文字寓意福在四方;260字的铭文,寓意邵武公元260年(三国吴永安三年)置县;太极八卦图案和双福吉祥图案,寓意邵武阴阳协调、生活和谐;连绵起伏的60个水纹图案寓意新中国建国60周年铸造,26个莲花瓣口寓意邵武市建市26周年;铜钟总重量1749公斤,寓意邵武置县1749年;钟体共分5部分,总高1米9,寓意邵武解放纪念日为1949年5月19日。福音阁的建成成为福山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提升了城市的品味。

植树造林添绿福山
       人与自然之间,似有种与生俱来的默契。就像邵武市民,冥冥间注定与福山的绿色有个约定。

       2009年,为了让更多的市民感受邵武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全市人民知我邵武、建我邵武、爱我邵武的热情,市委、市政府于11月16日开始,开展“福地半日游”活动,有序组织引导市民参与观光福山森林公园等景观。仅11月下半个月,就有16000多位市民组成团队或自发分散地积极参与“福地半日游”活动,亲身感受了邵武绿色发展之美。

       近年来,福山森林公园越来越受市民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市民来福山森林公园登山观景。站在福山脚下,昂首望见那莽莽苍苍的森林,有一种迫不急待地投入大山的怀抱冲动。登上福山,盈满眼帘的是一汪生态绿。伸手抚摸着树木,耳边听着婉转的鸟鸣声,一种置身于大自然的亲近感油然而生,一种生态的美感在心中升腾。笔者被眼前的绿化杰作所折服,在福山真切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在绿叶的芬芳中有氧运动,此时,人世间的一切烦忧飞到九霄云外。

       从2009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每年的植树节几乎都有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前往福山植树造林,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党政机关干部全力以赴,树苗选择的是阔叶林树苗,大家带上植树工具上山,扛的扛,挖的挖,种的种,一颗颗树苗被植入福山土壤,茁壮成长。

       在绿茵葱葱的福山路上,尽是些从步道石缝里透出的凉意,不停地从脚底诱惑着人们的步伐。在步道两旁有许多诱人的阔叶树林,可堪称城市绿化美化的经典。在树林间阳光透过树缝射向地面,这里的空气每立方厘米含负离子十多万个。据说,空气质量这般好的地方在城市是少之又少,是一座“天然氧吧”。已闻惯了城市尘粉空气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心底的舒坦。这感觉就仿佛是有东西在按摩我的喉咙与气管,并小心翼翼地刷去了上面的所有尘粒,让我使劲地呼吸着。渐渐地,这种感觉传到了心肺之中,进而又传到了大脑,传遍了全身。此时,我感觉到身上所有的细胞都在和我一起呼吸着,体内的杂垢正在迅急地向外涌动。

       福山这座“绿海”,虽然在福山寺周围有不少阔叶树林是人工造林,但其以良好的生态植被,涵养着四季雨水,为树林的成长默默地储备着。在这山野丛林和山谷少量农田池塘造就的和谐之中,我仿佛看到一群热爱家园的人们,正为子孙万代栽下片片浓密的绿阴和在自行车慢道旁池塘里播种着绚丽荷花。

佛健文化融入福山
       还记得,2017年11月12日,应中翔法师邀请,笔者前来福山参加“福山寺药师佛殿开光庆典暨福山书画院揭牌仪式”,当日场面隆重壮观。

       福山寺药师佛殿和福山书画院位于福山新建综合大楼,大楼一楼是斋堂厨房。二楼是宿舍、客房。三楼是药师佛殿,药师佛端坐中央。两廊十八罗汉,形态各异,妙趣横生。隔壁为书画院,书画作品琳琅满目,另有巨大长案供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

       福山这座经历了千年的造化,形成如今集文化、健身、观光、休闲、宗教等令人向往的森林公园,它是邵武这一方土地的文化和健福,也是邵武市民的自豪。

       福山上的福山寺为佛教的寺庙,始建于公元228年,是邵武早期的寺庙之一。隋唐时期,邵武境内陆续兴建福山寺(唐朝会昌841-846年间兴建)、龙湖寺(唐僖宗中和初年公元881年间建于福建邵武大乾龙湖山)、广福寺(沿山上樵)等40余所寺庙。初建福山寺时,因有女僧居住,另辟有如是庵。在宋朝建有如是居。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寺僧筹建翠微阁和听雨轩。成为元朝泰定进士黄清老读书处,他创作的《福山庵》诗句流传至今。明朝周文通、元朝黄镇成等均为福山作诗赞赏。此后,历代文人在这里都留下诗词佳作,如明朝上官祐的《福山寺》《翠微阁》诗;清朝何树芳的《登翠微阁》;王臣鹄的《福山寺》;张彤勋的《如是庵》诗,从不同的视觉角度来赞美,让邵武福山名声在外。

       民国时期,1941年,邵武城区发生鼠疫,东门口一带商店关门,行人裹足,一片死寂。病人起初隔离在富屯溪民船中,后发现下游的拿口、水口寨陆续发生疫情,即在福山庙设立鼠疫隔离病房,阻止了疫情的传播。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福山寺仍有和尚、斋公、斋婆居住。1957年至1966年,因宗教政策调整,福山5000多亩山与福山寺划给城丰大队。1966年,在“破四旧”的浪潮中,福山寺夷为平地,斋公、斋婆各人回原籍。1980年,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期间,城丰大队沈继发(原居士)在福山寺原址盖了简易的草寮供奉菩萨。1993年春,经邵武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对外开放寺庙,聘请释云祥法师为监院负责重建寺庙,并于鹫峰顶破土动工,推开一片平地,建起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筑面积297平方米,砖木结构,仿古建筑,古香古色,古朴典雅,红色油漆,略显辉煌。大殿两厢有八间房,供僧尼居住,楼上两厢大房间供客人寄住。大殿供奉如来佛祖,形态慈祥安逸;瓷塑玉相,是从泰国进口的。殿前是个大坪,有石片砌的岭阶,每逢大年初一这天,人山人海,祈求一年平安,无灾无病,福山赐福。

       1998年,福山寺改建观音大殿,建筑面积304平方米,造价50多万元,砖混结构。1999年,初重建翠微阁,楼高三层,占地面积225平方米,造价60余万元。1999年11月20日,福山鹫峰寺观音殿落成,举行大型水陆法会道场诵经7昼夜,祈祷世界和平,喜迎澳门回归。2000年,福山寺投资46万元修建占地面积259平方米的素食馆、僧舍三层综合楼落成。2009年,在福山寺旁的西峰顶新盖福音阁。福山寺住持释中翔法师通过市政协发动委员捐款,2009年4月,新建上山石阶四层,每层36级,中间为青石的图龙,山上操场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2009年国庆节,福山森林公园竣工,市委、市政府在福山举行庆典仪式,当日登福山的市民有近万人次,出席庆典嘉宾还兴致勃勃在福音阁击钟60下,祝福祖国60华诞。2016年,市政府投资修建福山寺至福山水库1395米的养生水泥道路。

       福山寺从初建、兴起、衰落、被毁到修复、扩建、发展经历了一千多年,为福山的风景和福文化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的福山森林公园,以其自然之韵、生态之美、文化之醇,已然成为市民踏青、健身、观光、休闲的好去所。

来源:今日邵武数字报
发表于 2022-6-29 11:44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22-6-29 11:51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22-6-29 12:07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22-6-29 12:17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22-6-29 12:45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22-6-29 13:07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22-6-29 14:57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22-6-29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22-6-29 17:44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发表于 2022-6-29 20:32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