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市立医院营养科 于 2022-7-19 16:20 编辑
17日下午
泉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来了一位昏迷的病人 体温高达40.6°C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救 女子心脏等各脏器损伤严重 抢救无效死亡
据泉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医生刘钎介绍,当天下午4点10分许,急诊科接诊一名昏迷的女子,44岁,泉州市区人,在南环路一家织带厂上班。
据她的同事介绍,工厂车间在6楼顶楼,虽然没有空调但通风条件也还可以。当时工友想让她帮忙做个什么事,她站起来后就突然倒下了,怎么叫都叫不醒。病发前同事都说没有发现她有什么异常症状。
女子送到急诊后,医生测量其体温,发现她体表温度高达40.6°C,医生对她采取了气管插管,补液降温等措施。生化检查结果显示其心脏损伤,她的父亲说她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刘医生介绍,女子的体形偏胖,胖的人散热也比较不容易。
从综合的症状、体征和指标来看,女子没有其他基础疾病,其突发热射病导致其多脏器衰竭而抢救无效死亡。
连日来 我省各地医院已经 接诊多例热射病患者 福建卫生报记者联系 福州多家医院了解到, 近期福州各家医院急诊科 收治不少中暑患者, 其中不乏因为热射病进了ICU。 (详戳:这个病冲上热搜第一,死亡率高达60%) 厦门多家医院也 连续收治热射病患者 有患者出现多脏器衰竭↓ 截图来源:健康厦门 热射病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 有人可能会想: 中暑不是很常见吗? 不可掉以轻心! 中暑可以分为三大类: 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患者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 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以及多器官系统损伤。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救治, 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 所以, 千万别把热射病当普通中暑! 两类人群最容易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 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中暑、热射病,如何预防?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 当处在高温高湿环境的人员
出现面色苍白、面色潮红、 精神或行为异常、 自觉身体不适等先兆症状时, 及时就医,测量体温 可早期发现热射病。
如果在户外发现有人高烧晕倒 学会正确抢救 是救命的关键 将患者扶到阴凉通风处躺下,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
补充身体所需水分,最好是淡盐水;
用湿毛巾、冰袋、冰块、风扇帮助患者降温;
把患者脚部抬高,有助于静脉回流,缓解休克状态;
如情况严重,应拨打120,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眼下,福建还在处于高温天气 长时间在高温下暴晒
或在密闭高温的环境下工作 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独居的老年人。 很多老年人会因为 怕冷、怕花钱而不愿意开空调; 又因为“运动对身体好”的想法,
大热天也要坚持“出门走一走”。 相对脆弱的身体加上 高温、高湿的环境, 更容易导致老年人中暑。 子女应帮助老人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如老人出现不适,尽快送医就诊。 把这篇转发给爸妈,
高温天别舍不得开空调了!
来源 : 福建卫生报综合闽南网、健康厦门、 国家卫健委、央视网 、中国天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