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3015|回复: 1

我市又一做法入选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推广第五批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布了全国27所中小学在推进“双减”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案例,其中我市邵武熙春小学实施的陶艺特色课后服务课程入选。
微信图片_20220726113558.jpg
一起来看看学校的特色做法吧
↓↓↓
       邵武市熙春小学积极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创立了“陶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作品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喜悦。
微信图片_20220726113602.jpg

引入资源,搭建平台
       通过当地文旅局牵线搭桥,学校引进省级“非遗”项目——“邵武和平枫林窑青白瓷”制作技艺进校园。特聘邵武市和平枫林窑青白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及浙江龙泉陶瓷艺人等为顾问,指导学校美术教师成立了陶艺工作坊,建设陶艺吧、编制《一校一品之陶艺》读本、创设陶瓷作品展示栏等,营造浓郁的陶艺文化氛围。
微信图片_20220726113604.jpg 微信图片_20220726113606.jpg
生动有趣的“陶艺”课程

分类施教,循序渐进
       “陶艺”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采用阶梯式方式推进。低年级玩“彩泥”铺垫,为接触陶泥搭好“桥”、练好“功”;中年级初探陶泥,了解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史,零距离接触泥土,初步进行陶泥造型创作;高年级熟练技法,构想并有序进行创作,培育鉴赏能力和“工匠”精神,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微信图片_20220726113608.jpg

寓教于乐,减负提质
       陶艺课程采用“课堂-实践-反馈”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课后服务时段齐聚“陶淘乐”陶艺吧,在专业老师的传授指导下,通过拍、搓、揉、捏、点,创造出形态各异、童趣满满的“陶艺小作品”。孩子们在陶趣中动眼、动手、动脑,达到实践中思考、传承中探索、收获中成长,最终实现“减负提质”目标。
微信图片_20220726113610.jpg
来源: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邵武市熙春小学、南平市教育局

发表于 2022-7-26 13:53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仅作者可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