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困扰似乎总是围绕着我们,特别是孩子、孕产妇和老人。 而围绕贫血、补血、补铁的江湖也从未平静,其中“铁锅补铁”一直广为流传。今天咱们就来笑谈补铁江湖的恩怨情仇~ 首先,我们不难发现,身边的不少老人都是喜欢铁锅炒菜的味道,并相信铁锅补铁。就连吃饭,都喜欢用“铁饭碗”! (吃过的人都说:俺上过大场面。居然还有用铁盆的!)大部分人们都觉得,“铁锅补铁”的原理很简单:蹭下来的! 做饭时铁铲剐蹭锅壁,铁屑蹭下来接触到食物中的酸性物质之后,会变成铁离子,混入食品当中,增加食物中铁的含量。 不难认定,剐蹭铁锅的确能让菜里含更多的铁;但,能提高多少?能否被我们人体吸收利用,补铁并改善贫血呢?效果如何? 举2个相反的真实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吧:
01
柬埔寨农村贫血妇女在烹饪时,将鱼形铁锭放入锅中(类似于铁锅炒菜)。结果发现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没啥区别。
02
对比巴西学龄前儿童使用铁锅或铝锅烹饪,煮制普通水样、酸水和铁强化大米粥来研究铁离子溶出情况,结果表明:怎么煮都能增加铁含量。
很奇怪啊,二者结论看似完全相反!其实,是因为不同的锅具材质和烹饪条件,影响了铁离子的溶出。
现已有研究发现:1不同铁质的铁锅,其铁溶出量不同,锈钢锅最低。 2做饭的温度和时间越长,酸性越强,铁溶出得越多。但要当心:烹饪时间过长、过酸,可能会导致摄入铁过量产生毒害作用。 3不同酸性食品的溶铁效果有差别,柠檬酸、乳酸速度更快。 4油放得越多,铁锅保护得越好,越难剐蹭,则更铁难溶出。 5铁锅中的自然无机铁的吸收率较低(约3%),最容易吸收的还是血红素铁(约25%)。 我们不难看出,铁锅“补铁”不容易啊! 如果是在贫困的年代和地区,原本就很难摄入铁,“铁锅补铁”自然重要!而现代补铁更科学高效,干嘛还纠结铁锅呢?
科学补铁三板斧:01好好吃饭,饮食补铁像是吃一些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红肉和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都不错。 02铁剂治疗根据临床需要,在医师、营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铁剂,如多糖铁复合物、其他口服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蔗糖铁等都是不错的,再结合一些辅助补铁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更周全[7]。就不用纠结铁锅里那点铁了~03积极治疗原发病而在我们生活中,如果您是因为:挑食引起缺铁;月经过多、痔疮失血、外伤失血或其他内出血现象而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就更不用和铁锅较劲了!咱得先治病,不是么?再说了,现在有多少补铁谣言,比如菠菜补铁,牛奶补铁,红色的食物如车厘子、红枣、红糖补铁等等,不光不补铁,吃多了还可能 影响血糖,对健康不利。 个人小结:1铁锅补铁有点用,但难以满足您的需要!不建议把贫血补铁的重任寄于铁锅。 2在医生、营养师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好好吃饭或选择补充剂等方式都比那强! 3如果非要“铁锅补铁”,可加点柠檬,西红柿,食醋等酸性食材,会更容易一些。 4如果喜欢“小时候/妈妈/奶奶做饭的味道”,选择铁锅——没毛病,老铁!
另附·买铁锅的小妙招:1家里炒菜可选锅底薄一些的熟铁锅,1.2mm厚就行。更轻,导热更快! 2倒入清水在锅内整体晃动,水的流动是呈规则形状,且水倒出后是没有水珠在锅内的,多为无涂层无烟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