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粽香浓 在中国,节日都与味道有关,与故乡相连 要问什么味道最能代表端午 食粽一定是国人心照不宣的选择 但要说粽子什么味道 在不同地域的百姓心中 幻化出不同地道风味 《舌尖上的中国》的嘉兴粽子 江南地区 代表粽子:嘉兴粽;湖州长条粽;灰汤粽 广泛流行咸味粽子,是街头巷尾的寻常烟火。 北方地区 代表粽子:北京粽;西安蜂蜜凉粽 “南咸北甜”,推崇“人间至味是清欢”。 素雅白净的糯米白粽 完美化解南北甜咸之争的潮汕双烹粽 岭南地区 代表粽子:潮汕双烹粽;肇庆裹蒸粽 一半甜,一半咸,海纳人家百味的互相包容。 在粽子的江湖里, 虽然年年都会有南北方的“咸甜之争” 但,毫无争议的始终是这无所不包的“黏”—— 糯米 这柔软的“黏”来自哪里? 有人赞誉它健脾、养胃 有人却避之不及,说它“不好消化” 营养师“糯糯的”食用指南 助你消化 糯米“黏”自何方? 纵观中国的稻米种植史,形成了“南籼北粳”的格局。口感上,粳米煮出来的米饭偏软,粘性大,软糯弹牙;籼米则口感偏硬,有嚼劲,颗粒分明。口感巨大差别来源于米中淀粉的组成巨大差异。 糯米家族营养价值AB面 “糯米”是中国南方普遍称呼的,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糯米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粘性大。 与前文所述的稻米品种相似,在糯米家族也主要以口感的软、糯、黏、弹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两大品类:籼糯米由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黏性强,口感甜糯,糖分含量高,适合做粽子和米糕。粳糯米由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口感甜腻,黏度稍逊于长糯米。适合做年糕、酒酿、汤圆等。 也可以按照糯米谷壳颜色的不同分为:白、红、紫糯等。 糯米的营养价值得从AB两面来看。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按每100克可食部分计算 传统医典《本草纲目(明)》中记载,糯米有“补虚”“止泻”功效,常用于调理虚弱体质和治疗腹泻。给予糯米“食药同源”的高度评价。但糯米在日常饮食中也存在B面。 营养师送上食糯提示 上文说到糯米营养价值的AB面,既然日常饮食中吃糯米食物无可避免,营养师送上4个吃糯提示,助你好消化。 趁热吃 糯米在加热状态下,支链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其冷却,则会老化回生,分子间凝固加强,不容易被消化。 如果凉糯米再加上猪油,比如冷肉粽,黏韧的东西与遇冷凝固的饱和脂肪互相包裹,在胃肠里更是很难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刚烹调好还热乎的(烫嘴时勿入口)、没有油的糯米食品并不难消化,但血糖升得快,适合消化能力较差但是血糖控制正常的人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