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2718|回复: 17

“努力想要活下去”的她,最终留下一封遗书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视新闻《向网络暴力亮剑》系列微视频,剖析多起网暴典型事件,倡导共建清朗网络空间。本期推出《按键伤人之痛》,以粉发女孩郑灵华遭网暴后抑郁去世的悲剧,揭开伤人于无形的网暴之恶。
浙江杭州女孩郑灵华,因染了一头粉发、带着硕士录取通知书去看望病床上的爷爷,而遭遇网络污言秽语。2023年1月23日,她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23岁。
640.jpg
△郑灵华和爷爷的合影。这张照片发布后被多个营销号盗用。
从积极面对人生到选择告别这个世界,在遭受网暴的6个月时间里,郑灵华经历了什么?央视新闻记者采访了郑灵华身边的人。郑灵华的老师周敏说,希望人们提起郑灵华,记住的不是“被网暴的粉发女孩”这个符号,而是一个真切的人。
01
因粉色头发
她遭受无端网暴攻击
2022年5月,即将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的郑灵华把头发染成了粉色。
发型师蒋君泽回忆,郑灵华选择粉色,是想拍毕业照时显得与众不同一些。“粉色很符合她的气质,很少女,也很阳光。”
声乐老师周敏印象里的郑灵华也是“闪闪发光的”。至今,周敏还保存着郑灵华在校期间获得的几十个奖项证书。“她是我任教20年来碰到的最优秀的一个学生了,从来没有学生能拿到这么多奖,而且是涵盖各个方面的。”
DSC000.jpg
正是因为出色的表现,郑灵华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免试录取资格。2022年7月13日,郑灵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她第一时间赶去医院,希望住院的爷爷能亲手拆开录取通知书。
“虽然说我是单亲家庭,但是爷爷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包括怎么去爱别人。他真的是我唯一的心灵支柱,我可以这么说,高中开始学音乐也都是他支持我的。”郑灵华曾说。
DSC000.jpg
然而,当她把照片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却引来了意料之外的灾难。
多个营销号盗用了郑灵华和爷爷的合照,包装成卖“专升本”课程的广告,迅速扩散。许多陌生人开始用侮辱性的语言攻击她的粉色头发,还有人把这张合影解读为“老少恋”。
DSC000.jpg
02
她说“努力想要活下去”
但抗争和自救以悲剧告终
在遭遇网暴几天后,郑灵华把头发染回黑色。发型师蒋君泽说,“她希望染回深色后,那些恶意的言语能停止掉。”
然而网暴并没有因为郑灵华染回黑发而停止。这让郑灵华决定诉诸法律,她逐一给攻击她的人留言、辟谣,表示如果对方道歉,她就不再追究。但有些人并不理会,反而变本加厉。
DSC000.jpg
郑灵华的一位朋友说,“其实灵华想要的只是一个道歉,但还有很多人一直辱骂她、造谣。”为了不让周围的人担心,郑灵华很少说自己的心理问题,“她总说一些好的,让你觉得她很有能量,一定扛得住。”
回看郑灵华那段日子发布的网络日志,可以说坚强与脆弱并存。一方面,她不时更新“维权日记”,表示不会向网暴服输;另一方面,她也坦承自己处于抑郁状态,在进行心理咨询。
DSC000.jpg
郑灵华的代理律师金晓航看到她从一个积极乐观的女孩子,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不爱笑了。“她整个状态是逐渐下滑的,超出每一个人的预期,包括她自己的预期。”
在金晓航看来,维权的艰难也对郑灵华的情绪持续产生不利影响。“郑灵华承受的伤害,来自众多‘键盘侠’你一言我一语的合力。但如果要追责,点击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转发数达到500次以上才能构成侮辱诽谤罪。单个言论很难符合当时刑法的构罪标准。”
2022年11月底,郑灵华的“维权日记”变成了“积极抗抑”日记。她告诉大家,自己已经入院接受抗抑郁治疗。
刚住院时,郑灵华每天更新,然而日记停在了第9天。最后一则日记里,她说自己“努力想要活下去”,但她的努力最终失败了。

DSC000.jpg
2023年1月,郑灵华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留下了一封遗书,罗列了内心创伤的原因,其中第一条就是网暴。遗书里还有一幅画,看上去像是一个孤单的小孩被困在牢笼中。从毕业照里的笑容到这幅画,仅仅6个多月。
DSC000.jpg
03
指责受害者“想不开”
是对她的又一次伤害
郑灵华离世之后,那些曾经攻击她的人会怎么想?
记者联系了一个曾在多个平台言语攻击郑灵华的网民王某。他表示,自己有些言论确实不妥,但他认为悲剧的结果和自己无关。
网民王某:“去世还是比较惋惜的,毕竟生命高于一切。但事情的因果关系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我只是留言而已。遭遇网络暴力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你不看不就行了?现在小姑娘可能经历的磨难比较少,影响情绪一两天也正常,但是自己要学会调整。我觉得正常人都调整得过来吧。”
DSC000.jpg
近年来,因网暴导致当事人自杀或精神心理创伤的案例屡次发生,但每次总会出现一种声音,认为这些受害者“心理脆弱”“承受力差”。
对于这种逻辑,一些受害者表示无法认同:如果网暴发生后反而指责受害者“想不开”,其实是对受害者的又一次伤害。
04
在悲剧发生之前
发挥法律规制和引导作用
多起网暴导致的悲剧,唤起全社会对网暴治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2023年9月,“两高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这部法律文件针对过往维权中的多个难点、堵点、争议点,制定了明确规则。比如将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列入从重处罚的五种情形之一;废止了过去以具体传播数量为立案、构罪标准的规定。
DSC000.jpg
相关专家表示,唯数额论会带来机械执法,“现在这个规定引导更多办案人员做实质性的判断。不能强求每一个案件都达到一定的数量或者数额,有的危害性不能完全靠数量和数额来量化。”
《意见》也明确了网暴违法犯罪符合哪些条件可以适用公诉程序,像郑灵华案这样“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的”,就是其中之一。
DSC000.jpg
这份法律文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悲剧发生之前,发挥法律的规制和引导作用,尽可能防患于未然。
郑灵华曾经在网上表达,她之所以选择维权,是因为她觉得不能任由网暴者逍遥法外,再去平白攻击下一个人。她一定希望看到,法律在未来能更好地保护每一个人。她也一定希望看到,每一个人能用自己的同理心,让网络世界少一点暴力、多一些善意。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发表于 2024-11-5 11:15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自己不管做的事儿,别人做了,却在跟风指责批判别人,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权利
发表于 2024-11-5 11:24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时候刷视频,看到一些人评论真的很难听,看的都生气!更何况是当事人!还有人网爆孩子的,真的很生气。还有些十几岁的孩子评论更是毁三观,他们觉得洋洋得意,一个母亲带孩子带到崩溃,一个喷子就说,谁叫你要生的,自己要生怪谁什么之类的。真的很愤怒!远离网爆
发表于 2024-11-5 12:10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太不强大了,要死谁也没办法!
发表于 2024-11-5 12:24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英 发表于 2024-11-05 12:10
内心太不强大了,要死谁也没办法!

你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
发表于 2024-11-5 12:39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理会呢?为啥要活在别人嘴里。。。哎可惜了
发表于 2024-11-5 12:41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上都是圣人,现实中都是小人,用最高的标准约束别人,用最低的标准放纵自己。
发表于 2024-11-5 12:43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しovざ/de毒 发表于 2024-11-05 11:24
有点时候刷视频,看到一些人评论真的很难听,看的都生气!更何况是当事人!还有人网爆孩子的,真的很生气。还有些十几岁的孩子评论更是毁三观,他们觉得洋洋得意,一个母亲带孩子带到崩溃,一个喷子就说,谁叫你要生的,自己要生怪谁什么之类的。真的很愤怒!远离网爆

如果是单亲爸爸带孩子带到奔溃,评论区就友善多了,没有指责嘲讽,更多是同情理解,然后把矛头指向妈妈,转移火力。
发表于 2024-11-5 14:04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qwqfgjds 发表于 2024-11-05 12:24
你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

我认同他的观点,一个人的抗压能力这么差,以后步入社会大概率也会因为其他事情走向极端
发表于 2024-11-5 14:41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发表于 2024-11-5 15:49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内心不强大,别人让他们说,又不会掉一斤肉还是少一毛钱,又不吃别人家东西,用别人家东西。别人长嘴,随便说。不予理睬就是了。不理了,别人说着说着也就没有意思了,不就过去了
发表于 2024-11-5 23:37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方的世界 发表于 2024-11-05 14:04
我认同他的观点,一个人的抗压能力这么差,以后步入社会大概率也会因为其他事情走向极端

看过一个采访,问别人腿断了会不会痛,路人说痛。问她感冒呢?她说了更多,因为她真的感冒。永远说自己多辛苦,看不到别人的痛。
发表于 2024-11-6 00:21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恶的键盘侠!!
发表于 2024-11-6 08:06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承受不了世界恶意,就不要去做那万众瞩目的人!
发表于 2024-11-6 11:29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幺蛾子 发表于 2024-11-05 12:43
如果是单亲爸爸带孩子带到奔溃,评论区就友善多了,没有指责嘲讽,更多是同情理解,然后把矛头指向妈妈,转移火力。

这跟性别有啥关系?你关注点有点不一样啊
发表于 2024-11-7 02:48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有心计的坏人虽然让你厌恶往往他又活得下去
发表于 2024-11-7 16:30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雄英 发表于 2024-11-05 12:10
内心太不强大了,要死谁也没办法!

“默认他人悲剧的结果和自己无关。无论她内心强大与否,都不是你批判、伤害她的理由。成年人最高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的反驳欲,学会赞美和闭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