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僻处陋巷的楠香居于我,算是方外不戒俗与酒,红尘得趣还通文的一个好地方。大门两旁有主人罡风自题的联语:“佛自天成吃茶去,根本自然随缘来。”它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不需要去追究,举凡和“香”字连在一起,加上茶之韵,便会有阳光下发散的味道,有光晕,有荫凉,有山野的宁静和田园的闲适。于浮躁的城市里,有这样的一个地方,能使人充满想象与温馨。
走入楠香居,四处摆放着材质不一的根艺作品,木质的底散发着一种淡若空谷幽兰香馨,若有似无,在安静的角落,静寂却高贵。造型有憨态可掬的弥勒,端庄秀丽的观音,还有栩栩如生的动物与花草鸟虫,一些浑若天成纹理,经打磨、上漆,便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对于根艺,我素无研究,仅仅算是外行看热闹的过客。主人曾云:根艺,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它是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让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我曾读过唐代严武写的《题巴州光福寺楠木》:“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临谿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这或是说楠木的生长特性和木质所结成的山水之纹理,也可以是对楠香居根艺的一种写照,而化腐朽为神奇的根艺作品,于所有的材质的根艺作品应也是可通用的。
市作协没有固定的聚会地点,文友相聚,多聚集在楠香居。小小的茶室,闹中取静,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却透着一种静美。主人夫妇好客,常有香茗无偿供奉,让我们这班文人俗客得以在这个城市的小角落,放慢节奏,品茶论文,海阔天空地聊,漫无目的地说,或谈谈诗,或说说茶道,以此抒发生活中的一种闲趣。
千利休禅师曾云:“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在楠香居品茶,听茶声寂静,看茶姿浮沉。茶叶在水中浮浮沉沉,就像是人在尘事里起起落落,而茶浮沉,得清明,人浮沉,则生昏浊。磁炉上,烧上一壶开水,慢慢听茶水在壶中翻腾的声音,拿起、放下,看茶汤漫流,尘世放远。喝一杯茶,发会儿呆,或放飞一点想象,收获一颗诗心,亦或什么也不想,只收获一份闲情与友情,我以为如此便好。
“苍然老楠木,几阅风霜斁。孙枝长几许,老干未肯仆。楠香、茶香,在草木间,二者形式相似,其意境不相迥然。生活需要休闲,茶氤氲的清韵和楠木的香息可容花木,而眼前的一方清雅净土,可随楠香茶韵袅袅,漫起梦里的千万诗境,这样的地方,适合有情调的人,静心凡尘。
楠香居,可纳雅音。剩下的纯净,听茶不问,享受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