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2278|回复: 1

清明时节做清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3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乍雨乍晴,花香鸟语的时候,又到了清明节气。我们这里素有“正月认亲,清明认族”的“做清明”风俗,现在虽然很少见到以前官宦大户人家杀鸡祭祖的场面,但是平民百姓也都把扫墓当做重要事情。早在十天半个月之前,兄弟姐妹就商量着扫墓的各项事宜,确定时间,检查工具,购买用品,为扫墓做好准备。在外的游子也提前定好飞机车票,为的是回家祭祖扫墓。甚至编修族谱,捐赠助学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提上议事日程。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亲参加扫墓。那时我们回族杨姓祖坟在寿山上面的回回山上,大家扫墓就绪后,每人都有一份油香和登山钱。1965年为了修建186部队医院而迁移到赤岭去了。文革时期把扫墓当做封建活动,人们却不理会,仍然继续着前人的事业,只是家族的房产店面被处理,没有了登山的费用。到了上学的时候,老师有带领我们去故县前面的烈士陵园扫墓,每个班级都采摘竹子鲜花,松枝柏叶,编成花圈,来到烈士墓前,高唱国歌,大声念着誓词,激励着每个同学努力学习。可是文革动乱却把大家上学的理想破灭。
我们家我是独子,扫墓的事情自然都在我的身上。铲除杂草,培土挂纸,摆上水果鲜花,念着祖先的称呼,报上我们的名字,祈祷保佑子孙健康上进,父母亲带领扫墓的情景,已经过去几十年,依然历历在目。现在家里条件比那时好多了,可惜时光不能倒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时常想,只要父母健在,再苦再累也是高兴。作为已过花甲之年的我,虽然在邻里亲友们认为是个孝敬之子,自己心中仍然留下不少的遗憾。
结婚以后,每次都是妻子陪着我扫墓。有了孩子以后,只要不影响他们上学或者工作,都要把他们带上。按照父母亲留下的方法,为先人扫墓。嘱咐大家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工作,为祖宗前人争光。回到家里,妻子端上早已准备好的菜肴美食,犒劳大家,也是希望继承这些优良传统。乡村更有打糍粑,包米果分送亲人的风俗,我们也经常分享到这样的美食。坊间传说有一家人,兄弟姐妹争着做清明。原因是谁家做了,这一年必定财源广进,好事多多。我想,百善孝为先,这是做人的前提。也是国家兴旺的基础。但愿邵武做清明的传统能够发扬光大,为复兴大业早日铸成而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