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根艺 于 2015-5-27 16:43 编辑
老枞茗香·楠香居,吃茶去! ——罡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巷亦不改其雅。
老枞茗香·楠香居——就是这样的一家茶舍。
门面不大,一幅对联衬托出崇尚自然的经营特色:“根本自然随缘来;佛自天成吃茶
去”,与玻璃门上:主营原生态有机野茶;兼营各种材质根艺佛像、茶台的经营产品十
分吻合。店名老枞茗香·楠香居,老枞既是名茶又有老根之意,再点缀楠香居可谓隐喻
风雅,相得益彰。
室内布置简单,却处处透出原生态崇尚自然的本色:简单的货架陈列各种名茶,主推
原生态野生茶或包装或散装淡然杂陈。货架前利用一张2米长的原木老根茶台做成柜台别
具风味,“柜台”一边是老根纵横,天然成趣,一边是紫砂墨兰,葱绿雅趣。零散分布
的各种木雕弥勒、观音,或开怀大笑,笑天下可笑之事;或慈祥悲悯,悯世上可悯之
人。所谓禅茶一味!
沏一壶野生山茶,在淡雅的茶香中与主人分坐天然老根两侧,莹灯一盏,茶叶沉
浮,一片氤氲,或品茗或赏根艺,返璞归真。主人健谈好客,文史掌故、地理天文、字
画诗词、金石古玩乃至时评大政、闾巷旧闻均爱娓娓而谈或颔首默听,就是不做生意,
一杯淡茶,几句闲聊,或感悟或嬉笑,自然过得一段淡然时光。
在茶香的氤氲中,看着门前“佛自天成吃茶去”,想起禅宗著名的一段公案: 唐代
从谂禅师在赵州观音院禅修时,有僧来拜谒,他问来者“曾到此间否?”答“曾
到。”从谂道“吃茶去!”;又有僧来,从谂问“曾来此间否?”答“未曾来。”从谂
道“吃茶去!”。院主不解其意,遂问师曰“何以来者说‘曾到’或说‘不曾
到’都说‘吃茶去’?”,从谂禅师依然就一句“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种淡薄淡定的心态。无论是一种行动或是一种心态无不体现着“吃茶
去”的禅理。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禅,故而禅的智慧便隐匿与我们的生活之中。正所
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焚上一枝檀香,泡上一杯茶,忙里偷闲,到老枞茗香·楠香居
小憩片刻,红尘中的你,兴许也能品味出另一番“吃茶去”。
“吃茶去”!一份豁达的胸怀、几分洒脱的人生、多么自在的境界。——老枞茗香·
楠香居,吃茶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