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冠豪001 于 2015-6-8 21:57 编辑
我们之所以将危京入邵武,作为邵武是真正的客家祖地的依据就在于,从西晋永嘉末开始,即公元317年左右,当西晋灭亡时,便出现了“衣冠南渡”。在西晋永嘉年发生了“衣冠南渡”的时候,就有不少的中原姓氏来到了福建。在他们进入到进入福建的过程中,邵武和平的愁思岭和金坑的黄土关就是这些中原人来闽的必经之地。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其残余南逃,他们在迁往江汉、江淮、江南的过程中,许多中原人便开始迁往福建,因为这个时候的福建基本上是一片“未开发之地”。他们从江淮、江南、江汉等地迁入福建多是经过和平的愁思岭和金坑的黄土关,进入到了邵武。在这些中原姓氏中,其中最重要的姓氏之一就是危氏,即危京。据民国时期的《建瓯县志》卷十九“礼俗志”中记载:“晋永嘉末,中原丧乱,士大夫多携家避难入闽。建为闽上游,大率流寓者居多。时危京刺建州,亦率其乡族来避兵,遂以占籍。”说的就是危京入闽后在建州府(今天的建瓯任刺史)。然而,他在任建州刺史之前,却是从江南一带迁入邵武的。当他从和平的黄土关入邵武后,不久便在邵武的小拿口,即今天拿口镇的拿下村居住。后受兰陵王的委派,携带着族人数十人,经拿口的肖坊,进入到建阳的书坊,然后再到建阳,一直到建州府,他于是公元320年(东晋大兴三年)逝世。因为他在建州任职的时候,同当地百姓建立了关系密切,实行了许多的亲民政策,因此,逝世之后当地百姓十分怀念他,即危京“有惠政民思之”。(见《南丰直源危氏族谱》)上述谈的这些说明了这样的问题,就是真正的客家祖地在邵武和平和金坑,并且从西晋亡,“衣冠南渡”时就开始有中原人迁入邵武,而这个时候的宁化几乎是未开发之地,中原汉人还未迁往这一地区。宁化的石壁真正成为众多客家姓氏的播迁地,则是从唐末、五代之后开始的。这个时候,中原人才大批迁往宁化。然而,真正迁往宁化的中原人又多是从邵武播迁出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