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扫码登录更安全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1096|回复: 0

张三丰道教哲学中的修炼及借鉴——读《张三丰全集》体会(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4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冠豪001 于 2015-6-14 23:43 编辑

三、我们的借鉴
谈到张三丰道教哲学关于内外景与物自身的修炼思想后,使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一个“静”字,并且与“无”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对我们今天的实践具有着借鉴意义。这种借鉴意义在于:
第一,能使我们克服浮躁的心态。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快节奏的生活中,为了使自己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之要求,必须不断地学习。否则,就有可能落后。然而,又是因为在这样的快节奏生活中,不少的人却产生了一种十分浮躁的心理状态,其中之一就是互相攀比,追赶时尚等。我们清楚地看到,今天不少的人看到别人有某种高档消费品,如汽车等。还有就是看到别人担任了某个职务,自己什么职务都没有的时候,心理便失去了平衡……当我们进行认真分析的时候便可以说,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同样,我们还可以看到,今天快节奏的生活也反映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以今天的文学创作为例,如小说、诗歌、散文……的创作,就表现出不少的人是在追赶时尚。例如,前几年唱红歌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一首叫做《唱红歌》的诗。诗中其中写道:“我爱唱红歌,红歌教益多”。很明显,这就是在创作中追赶时尚,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人格。
当我们对张三丰道教哲学中关于修炼的思想,进行研借鉴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在文学创作中,独立的人格同样可以理解为“静”和“无”。这就是说,在从事文学创作中,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就是保持一种“静”和“无”的心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市侩思想和行为所左右。从而使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否则,不过就是在追赶时尚,其作品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第二,能坚定自己的信心。
在张三丰的思想中,认为当你真正认识了道的含义,并且进行潜心修炼,无论是什么时候,也无论你到了什么年龄,进行修炼都不晚。他所写的“树老重新接嫩枝”和“人老原来有药医”,说明的正是这样的道理。这就是当你认真修炼,哪怕是年纪老了,都会产生新的生机。既然张三丰提出了这样的思想,那么我们以此为借鉴便可以说,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事业中,只要努力,无论从什么年龄开始,都不算晚。相反,如果你不努力,即使是再年轻,也照样是一事无成。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的人看到别人有成就,感到自己一事无成时,便发出了叹息,并且说出一些“酸溜溜”的话,如说有成就的人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年轻一点罢了。如果自己也是他现在这种年龄,会比他更有成就等。当我们进行认真分析的时候便可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好的心态。这种心态表现出自己不努力,还要怨天怨地。我们将张三丰道教哲学中关于修炼的思想作为借鉴,就是要克服种不健康的心态,使自己树立起信心。这就是要认识到,如果自己不努力,看到别人有成就时,表现出一种嫉妒心理,说一些“酸溜溜”的话等。别说是自己在现在这个年龄不会有成就,哪怕是再年轻十岁,如他现在是五十多岁,哪怕是他年轻到四十多岁,甚至年轻到三十多岁、二十多岁等,也不会有成就。因此,借鉴张三丰的思想,对于我们克服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如嫉妒心理等,是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只要努力,并且不断地学习,从什么年龄开始奋斗都不晚。

我们简述了张三丰的道教哲学,并且谈到这种思想给我们的借鉴之后,归结到一点,就是作为道教哲学家、武当太极宗师的张三丰,提出的修炼思想具有着许多积极因素,并且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说,处在今天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把握自己,这就是既要使自己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同时又不被一些市侩思想和行为所左右。同时还使我们认识到,对于传统的思想文化必须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这就是批判地继承,正如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1866——1952年)所说的,“如果没有传统文献和历史的批评,人类所造成的全部或几乎全部艺术作品的欣赏就会丧失而不可恢复……一个人重新整理一部书的可靠的本文,解释已被遗忘的文字和风俗,研究一个艺术家的生活情况,完成一切工作,使艺术作品的品质和本来色调复活,他是不应受到鄙视和嘲笑的。”(5)说的就是不要割断历史,应当是历史文化的批判者和传承者,即在批判中传承和在传承中批判。由此便可以说,对张三丰的道教哲学,我们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


注  释

(1)游建西《道家道教史略论稿》第177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张三丰《张三丰全集》第183页,[清] 李西月编,花城出版社,1995年第1版
(3)(4)[清] 张廷玉《明史》卷二百九十九,第7641页,中华书局,1977年第1版
(5)[意大利] 克罗齐《美学原理》第139页,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