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至今,我市新登记各类企业357户、个体户1742户,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9.2%、51.7%,各类市场主体总量已达到2.5万户。
“从1-5月份的运行数据来看,商事制度改革后,企业注册入市门槛降低,流程减少,提速增效,线上线下并举,开业启动成本降低,这些都大大激发了社会大众的创业与投资热情。”该局行政许可股股长陈锦旗说。
为了应对新常态,该局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实施精准服务,打造亲民型服务窗口。以“便民、高效”为宗旨,“提速、增效”为准则,开展“注册窗口惠民便企”活动,针对商事制度改革后群众咨询较多的办照、年报问题,利用窗口公告栏、报刊、电视、宣传告知单等宣传渠道,持续进行宣传引导,有针对性地回应群众关切。
本着能宽则宽、能简则简、能快则快的原则,尽可能地缩短办照时间,提高登记工作效率。对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等,坚持做到急事先办、特事特办,根据企业的需要,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加班服务,对主要登记材料已提交并符合要求的,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审核、当天发照。对法律法规规定需办理前置审批的,积极与前置单位沟通,指导其快速办理,从而促成项目的落成,并指定专人及时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每个市场主体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不仅要关心哺育它的成长,还要让它‘走正道、做正事’。”陈锦旗说。准入放宽了,企业股东的责任并没有减轻。例如,注册资金认缴制不等于不缴,只是考虑到创业初期可以逐步认缴,但必须承诺注册资金认缴到位的时间。如果不从实际情况考虑,仅为吸引“眼球”或“尝鲜”,会带来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甚至会加重股东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该局通过强化后续监管,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建立双随机抽查计划清单,推进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信用约束联合惩戒机制等“严管”措施,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强化信用约束,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杨进 沈绍娟)
来源:邵武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