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出去玩,会直接接山泉水喝,觉得山上来的水无添加、无污染、纯天然。但山泉水可没这么简单,最近邵武的何先生就因为疑似喝了山泉水出现严重感染住进了重症医学科,究其原因是感染了一种叫做“钩端螺旋体”的病原体所致。
何先生入院前先是出现发热,明显乏力,全身酸痛,并伴有呕吐、腹泻等情况;不到一周继发出现全身皮肤发黄,眼黄、尿黄、尿少、咯血等症状。入院后经血液检查发现,胆红素(TBIL最高415.65umol/L)、肌酐(最高724.1umol/L)、尿素(38.68mmol/L)等多项指标升高至危急值,并出现血小板(10×10⁹/L)严重减少等表现。在医院感染科治疗期间,短时间内患者肝肾功能损害进展迅速,遂转至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什么原因导致何先生出现这么多严重问题?经询问何先生有饮用山泉水及农田水源接触史,熊喜龙主任医师团队进一步诊治排查,揪出“真凶”——钩端螺旋体感染(黄疸出血型并肾衰型及肺出血型)。
明确病因后,治疗就有了方向。经积极床边CRRT(连续性肾替代性治疗)及多次“人工肝”等脏器支持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何先生病情终于转危为安,转回感染科后再经顾杨主治医师无微不至的巩固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恢复,目前已康复出院。
出院前何先生及家属将一块写有“精湛医术保生命,仁心医德为患者”的牌匾送到李伟主治医师手里,感谢重症医学科团队的精心救治。
据了解,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排泄物污染的水源、土壤传播给人类。雨水多、气候潮湿的环境正是钩端螺旋体滋生的温床,它们可以通过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引起感染。还有一个途径是经过进口传播,患者生饮病原体污染的一些水或食物,也可能患上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20天,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肺出血、黄疸、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在病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器官功能衰竭。
为有效预防钩端螺旋体病,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李伟提醒:应避免在雨水季节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水源和土壤,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野外活动时。如有必要接触污染环境,应穿着长袖长裤,并涂抹驱虫剂,减少暴露风险。一旦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暴露史,以便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来源:邵武市总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