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在线 | swzx.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查看: 2075|回复: 2

[文章] 全球70% 2型糖尿病是「吃出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2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市立医院营养科 于 2023-5-22 10:15 编辑

有什么话可以气死医生或者营养师,大概就是:反正该吃吃该喝喝,多数疾病都是基因注定的,我也没办法。
为啥说能气死呢,因为但凡有点流行病学知识的医学工作者,都知道「吃」从来都是要为多数慢性病背锅的,尤其是代谢相关的慢病,如2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
但是很多人就是不信,多数理由是:某某人不胖或者某某人很注意饮食养生,但还是病了,所以我还不如放开吃。
上面的逻辑问题在于:「不胖」和「注意饮食」≠「吃的对」,就好比努力学习不等于成绩好一样。那么有没有认真的研究来解答这个问题呢?
当然有,这就是今年4月份刚出的一个研究,直接上结论:在2型糖尿病中,70%能归因于「吃不对」。
1.png
所以这篇文章,建议转给总觉得基因不好的小伙伴瞅瞅,翻盘的机会大着了。
「吃不对」负责70%糖尿病?
对的,这个论文统计了来自184个国家的数据,利用数学模型跑了这些国家的膳食数据库、统计了肥胖率、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综合上述数据后,分析出了与2型糖尿病有多少是「吃出来」的这个重要数据。其中我们中国还不是70%,而是更加夸张的75%
2.jpg
不过这其实是好事,证明我们想要预防2型糖尿病,或者是患者想要缓解甚至逆转糖尿病,调节饮食更加有效!
其中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一个很值得借鉴的特点,那就是它根据2个条件来进行归因。
1. 明确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风险因子,直接归因,如加工肉和红肉的摄入量、精制主食和薯类摄入超量。
2. 与体重增长直接相关的风险隐私,间接归因,如喝甜饮料造成了肥胖,继而导致2型糖尿病风险增高了xx%。
这个为啥值得借鉴呢?因为它能直接解答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反问的两类问题。
第一类:我不爱吃甜食,饮料更是不喝,就是有点啤酒肚,我咋得了糖尿病?你还让我少吃肉?凭啥?我这就是基因不好。
第二类:我这么年轻40都不到,体重也不超重,不就是每天一罐汽水+薯片么,我竟然也得了糖尿病,肯定是基因问题!
看到了么,如果明白论文里两类归因方法,就知道上面这两类人的疑惑如何解答了。
3.jpg
哪些饮食因素导致了这70%呢?
排名按照权重顺序来:(摄入量按照每日)1. 全谷物摄入不足(90g)2. 精制谷物摄入过多(0g)3. 加工肉摄入过多(0g)4. 非加工红肉摄入过多(14.3g)5. 酸奶摄入不足(87g)6. 含糖甜饮料摄入过多(0g)7. 土豆摄入过多(0g)8. 水果摄入不足(300g)9. 坚果种子摄入不足(20g)10. 非淀粉类蔬菜摄入不足(300g)11. 果汁摄入过量(0g)
4.png
注意,括号里的量不是推荐量,但是是触发了该模型中判断是否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一个阈值,我们可以借鉴,但是不要把它当做推荐值。
比如上述因素里,土豆的摄入取了0g,这里绝对不是说吃土豆=提升糖尿病风险。而是发现在人群大模型里,土豆摄入高往往意味与整体非淀粉蔬菜摄入少、深加工零食摄入多(薯片、薯条)有关,所以列为了风险因素。
这绝对不意味着你想要预防糖尿病,就不让吃清炒土豆丝了。
这个数据怎么指导饮食?
1. 我们的主食要升级
不仅仅是把精制主食减少(是指除去了麸皮的谷物,注意这词很多媒体会写错成“精致”),全谷物摄入要提升。
更重要看到背后的意义——降低主食对血糖的压力。
在论文里,给出精制主食的参考量竟然是0g,意思是在数据模型里,你多吃一口精制主食(白米面),2型糖尿病风险就高一些。
实际生活里要完全消灭精制主食,只吃全谷物几乎是不可能,而且也没有那么大的健康意义,还可能造成一部分人肠胃不适。因为数学模型其实比较粗糙也没有感情,它不会考虑到饮食的满足感和其他身心的意义。
所以更加好的做法就是,替换一部分白米、白面为全谷物,记住这里是完整的全谷物(如燕麦米而不是燕麦糊糊、完整藜麦而不是藜麦馒头)。
深加工的全谷物,比如全麦面包、全麦粉制作的面条、添加了荞麦粉的饼干,它们的健康意义跟完整的全谷物不是一样的。
还要记住,全谷物制品≠血糖负荷更低。
所以另一个思路就是,吃低血糖负荷的主食,这就是更加深层的营养+食品科学的产物,也是我正在致力促成的项目,它其实是既满足了口味和肠胃的舒适,又对血糖温和的解决方案。
5.jpg
比如我自己研发的这款低血糖负荷面包,它的思路就是保留了白面包的口感(不粗糙),但是又压低了血糖负荷;解放了多数人在吃精白米面制品时候的血糖压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替换另一半的白米面为全谷物、杂豆,就轻松多了。

2. 检查肉是不是吃多了?
肉这个话题一直很复杂,一方面很明确吃多了加工肉和红肉对健康是不利的,它无论从生物学机制、流行病学数据、还是环境影响都是负面的。
所以很简单,要想规避上述明显,就按照这个指标来检查:
加工肉:尽可能不吃,吃也吃添加剂最少的。包括添加了亚硝酸盐的淀粉肠、香肠、午餐肉、腊肉、肉干、肉松等。
未经加工的红肉:每天生重50g。
6.jpg
这一块大概就是50g了

尽管数据模型仅仅给出了14g这个可怜的量,不过再次强调数据仅仅分析风险,实际生活要考虑可操作性。
不少人如果不让吃肉,可能会用3根油条充饥,你连油条都不让吃,他们可能完全不知道怎么吃了,豆制品往往也是重油重盐难以大量食用。
所以用中国膳食指南参考是比较接地气的,我们指南里每天动物来源的食材是120-200g之间,要平均分配给:红肉、白肉、鸡蛋。所以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红肉50g,白肉(鸡鸭鹅、水产)50g、鸡蛋50g。另外的蛋白质类食材,选择豆制品、坚果、种子来源。
50g红肉有多少呢,大概熟的五花肉,就2块吧...
其他的风险因素怎么改?
除了主食升级,肉检查量之外,其他的因素其实占比比较少。
不过我们中国有个被低估的膳食因素就是「水果吃太少」。根据中国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年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均吃水果的量比这个论文里的量还要少。
7.png
只有26和50g(农村和城市),所以难怪主食会吃那么多。毕竟一个人全天吃的食物总重量有限,如果水果不怎么吃,蔬菜也不太够,肉还不算多,那么只能用又便宜又欢乐的精制碳水搞定了。
8.jpg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是真的,毕竟一个苹果就有150g,直接帮你远超平均值,再来一个桔子,就完全达标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参考下本土特色的其他膳食风险性因素:
9.png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地避免「吃出」糖尿病,其实我们除了提升主食质量,检查加工肉和红肉的量是不是超了之外,剩下的工作都要抓:提升健康食材占全天膳食的比例。这里的健康食材包括:水果、非淀粉蔬菜、水产、坚果种子、豆制品、发酵乳制品。
因为很简单,我们吃精白米面、加工肉太多,很直接的原因是上面健康食材没吃够,于是我们就用这些解饱、很好吃、还很便宜的碳水+加工肉来糊弄肚子。
所以一方面要普及膳食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制造出更健康的主食和更少添加剂、更可持续的肉类来缓解一部分因为经济、意愿因素难以大幅度调整饮食结构的人的饮食问题。
总结:
1. 全球2型糖尿病70%是「吃出来的」,我国75%是「吃出来」的。越年轻这个归因比例越高
2. 2型糖尿病一方面能独立于超重发生,另一方面也与腹型肥胖关系密切,所以无论你超不超重,吃错了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3. 预防、缓解糖尿病,最重要两个饮食纠正:主食升级+吃加工肉和红肉不过量。
4. 提升健康食材在全天的占比,尤其是水果+蔬菜,这是最有效降低精制主食、加工肉的办法;因为人首先要饱肚子,才能谈健康可持续的饮食;吃不饱本能自然找最美味最廉价的食物来充饥。


作者:罗晓    [color=rgba(0, 0, 0, 0.9)]中国注册营养师
发表于 2023-5-22 12:41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各类食品的添加剂功劳比较大………
发表于 2023-5-22 16:11 来自m.swzx.co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糖尿病,也没关系的,我糖尿病都三十几年了,也活的好好的,也没並发毛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