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空灵燕児
大埠岗镇乌石村,一处静谧的山村,空气清新。
处邵武市南部,北与铁洋村交界,东与吴厝村相邻,西南与溪上村接。
这里民风淳朴,竹林茂密。
乌石村幸际 乌石村熊氏宗祠 乌石村熊氏宗祠
从1997年9月修编的《熊氏家谱》看,幸家际村老祠堂不幸因咸丰七年遭匪焚毁,
后光绪八年新建。
位于乌石村幸家际自然村,依山势而建,建于山腰,平面基本为长方形。
戏台正面上部还挂有“表古明今”牌匾一块(清代已烧毁,为1989年重修),
两侧挂一幅对联,
左联“娇声婉转欲冠琼姬舞势斜”,
右联“媚愁悠扬应憐影客歌声妙”。
是邵武市市级文保单位。
2
宝积古井 大埠岗宝积村 古井
大埠岗宝积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宋时称新兴里,曾名埂头,
因该村有古井、古钟、晴雨石三件宝物,故名宝积。
相传,古时候,
新兴里缺水,村民们饮水困难。
村边一条小溪又浑又脏,而且时常干涸。
打井吧,打出的水又苦又涩,难以入口,因此,村民饮水要到很远的山边去挑。
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道,长途跋涉路过这里,正是口干舌燥的时候,
便向村民讨水喝,讨了几家,都不肯给。
有的说:“我们从老远的地方挑来一点水,自己吃都不够,哪能给你吃。
有的说:“我们这里的水又浑又脏,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找吧!”后来到了一个老太婆家,老人心地善良,对老道说:“要是不嫌水脏,就喝点吧。”
老道喝了水,非常感激,对老太说:“借一个晾盘用一下。”
老太拿出一个了晾盘,老道把晾盘往街中倒扣下去,画了一个圈,念了几句咒语,对老太说:“照这个圈挖一口井,你们就有好水喝了。”
第二天,人们在老道画圈的地方挖了一口井,果然出了好水,水质清澈凛冽,甘甜爽口,沁人心脾。
从此,村民们再也不用喝脏浑苦涩的水了,而且,用这口井里的水酿造的酒,味道特别醇厚。
至今村民们酿酒,还是选用这口井里的水,甚至周边七八里十几里远的人们,
也会跑到宝积来挑井水去酿酒。
更为神奇的是,这口井就在街心,曾经有人不小心掉入井里,会自然浮起来,
几百年来,从未发生过落井淹死的事情。
此井形制略呈上小下大,井圈为花岗岩打制成圆形,井壁用块石错缝砌筑而成。
该井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宝积村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珍贵人文遗产,该井保存较好,形制规整,
村民每年都会进行清洗,井水质量优良。
宝积大夫第
门楼为五楼单门随墙式,大门为八字形,门楣上嵌有石匾一方,楷书阳刻“大夫第”三个字,门楼有砖雕,纹饰有狮子戏球、牡丹、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风穿牡丹、麒麟、喜鹊登梅等图案,也是清代建筑,市级文保单位。
宝积黄氏家庙
该家庙结构完整,梁架稳定,门楼砖雕雕刻精美,纹饰丰富,为研究宝积村黄氏家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3
大埠岗村中翰第
中翰第建筑面积较大,砖雕、石雕、木雕等装饰丰富、精美,为研究清代闽北地区民居建筑的特色、风格等提供了实物资料。现为多户居民住房,总体结构保存完整,稳定。
大埠岗村玄灵寺
大埠岗村玄灵寺
清代建筑,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建筑本体为三进合院式建筑,有门楼、戏台、前天井、前殿、后天井、正殿、过雨亭、后殿。
4
河源黄氏家庙
该家庙结构完整,梁架稳定,门楼砖雕雕刻精美,纹饰丰富,
为研究洋源自然村黄氏家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现存为清代建筑。
我们都在一味地追求人生中最曼妙的风景,
而忽略了山间最清爽的风。
一味地埋头奔跑,
却忘了在起点张望我们的身影。
有时候静下心来,
细细回味那些被忽略的风景,
也许它已经颓废不堪,
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当夕阳再一次将光辉洒满天空,
它如回光返照般觉醒起来,
岁月的沉淀让它更增添一份回味。
|
|